摘要:
當窯內(nèi)物料溫度達到1200℃左右時就會出現(xiàn)液相,隨著溫度的升高,液相黏度變小,液相量增加。此時,暴露在熱氣流中的窯襯溫度始終高于窯內(nèi)物料溫度。當它被料層覆蓋時,溫度突然下降,加之窯筒體表面散熱損失,液相在窯襯下凝固下來,形成新的窯皮。窯繼續(xù)運轉,窯皮又暴露在高溫的熱氣流中被燒熔而掉落下來。當它再次被物料覆蓋時,液相又凝固下來,如此周而復始。假如這個過程達到平衡,窯皮就不會增厚,這屬正常狀態(tài)。如果粘掛上去的多,掉落下來的少,窯皮就會增厚,反之則會變薄。當窯皮增厚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結圈,而形成結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(1)入窯生料成分波動大,喂料量不穩(wěn)定
實際生產(chǎn)過程中,窯操作員最頭疼的事是入窯生料成分波動太大和料量不穩(wěn)定。窯內(nèi)物料時而難燒時而好燒或時多時少,遇到高K H 料時,窯內(nèi)物料松散,不易燒結,窯頭感到“吃火”;遇到熟料f -C a O 高或料量多時都迫使操作員要加煤以提高燒成溫度,有時還要降低窯速;遇到低K H 料或料量少時,窯操作不能及時調(diào)整,燒成帶溫度偏高,物料過燒發(fā)黏,稍有不慎就形成長厚窯皮,進而產(chǎn)生熟料圈。
(2)有害成分的影響
分析結圈料可以知道,C a O +A 12O3+Fe2O3+SiO2含量偏低,而R2O 和S O3含量偏高。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在熟料煅燒過程中先后分解、氣化和揮發(fā),在溫度較低的窯尾凝聚黏附在生料顆粒表面,隨生料一起入窯,容易在窯后部結成硫堿圈。在入窯生料中,當M g O 和R2O 都偏高時,R2O 在M g O 引起結圈的過程中充當“媒介”作用而形成鎂堿圈。根據(jù)許多水泥廠的操作經(jīng)驗,當熟料中M g O >4.8%時,能使熟料液相量大量增加,液相黏度下降,熟料燒結范圍變窄,窯皮增長,副窯皮增厚。有的水泥廠雖然熟料中M g O <4.0%,但由于R2O 的助熔作用,使熟料在某一特定溫度或在窯某一特定位置液相量陡然大量增加,黏度大幅度降低,迅速在該溫度區(qū)域或窯某一位置黏結,形成熟料圈。
(3)煤粉質量的影響灰分高、細度粗、水分大的煤粉著火溫度高、燃燒速度慢、黑火頭長,容易產(chǎn)生不完全燃燒,煤灰沉落也相對比較集中,因此就容易結熟料圈。取樣分析結圈料未燃盡煤粉較多,就是例證。另外,喂煤量的不穩(wěn)定,使窯內(nèi)溫度忽高忽低,也容易產(chǎn)生結圈。
(4)一次風量和二次風溫度的影響三風道或四風道燃燒器內(nèi)流風偏大,二次風溫度又偏高,則煤粉一出噴嘴就著火,燃燒溫度高,火焰集中,燒成帶短,而且位置前移,這就容易產(chǎn)生窯口圈,也稱前結圈。(作者:林宗壽)